Friday, January 28, 2011

歷史上罵人不帶髒字的經典故事

電郵轉載,與您分享:

歷史上罵人不帶髒字的經典故事

君臣鬥智篇

話說清朝乾隆帝某次問紀曉嵐:「你是忠臣嗎?」
紀曉嵐回答:「是」。
乾隆帝故意說:「三丈外是金水河,去,跳河盡忠吧!」
紀曉嵐立刻回答:「我死不得。我在河邊夢到屈原大夫,他開導我說:『我當年投江,乃因楚王昏庸,而當今乾隆乃明君聖主,為人臣者理當盡力效勞,豈可一死? 棄君王不顧,何忠之有?』我醒來後,覺得很有道理,願終生效忠吾皇,死而後已。」
乾隆帝聽了,莫可奈何,哭笑不得。


文人相輕篇

某日,德國大文學家歌德在公園小路狹道上巧遇對他有偏見的批評家。
對方不但不讓路給歌德,還挖苦他說:「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!」。
歌德微笑地回答說:「我恰好相反。」 他一說完,便很有禮貌地退到路邊,讓路給對方。


種族歧視篇

德國猶太裔大詩人梅涅,在某一宴會上被一旅行家惡意諷刺 : 「我發現了一個小島,島上居然沒有猶太人與狗!」
梅涅輕鬆地回答:「很簡單,你和我一起到那個小島就有了。」


外交爭鋒篇

中共總理周恩來某次接受美國記者的訪問。
美國記者問:「我們美國人走路昂首闊步,但我在北京所見的中國人,他們走路為何總是低頭看路?」
周恩來回說:「這不奇怪,正在走下坡路的人總是仰著頭的,你看過在爬坡向上走的人仰頭走路的嗎?」


--

Tuesday, January 18, 2011

遺產有多少?(非常有意思的文章)

電郵轉載,與您分享:

遺產有多少?(非常有意思的文章)

中年喪偶是件難以忍受的痛,辦完喪事後大半年了,我都沒有辦法從悲慟中平復,儘管親朋好友催促我趕快看看他的遺囑,早日料理好他的遺產,我始終不肯去打開那個保險箱,保險箱裡不只是他的最後心願,也有我們共同珍藏的心愛寶物,我們的結婚證書,我們的定情之物,婚後每個結婚紀念日都買一個兩人都看中意的戒指,那些,讓我會更加睹物生情,不捨他的體貼、溫柔、幽默、豁達,任我自己沉浸在悲傷中,整天以淚洗面,不肯出門。

婆婆看不過去,要我振作起來,她說國稅局來催過很多次,要把財產做個什麼結案的,我只好會同律師一起打開保險箱,除了交代的非常仔細的遺囑之外,他還留了一個署名愛妻親啟的卡片,我好奇的展開來讀:原來! ,! 他留給我一個網路笑話:

「一個寡婦向朋友哭訴,老公去世之後什麼也沒留給她,只留給她兩億三千萬!友人充滿疑惑又非常羨慕的問她:你老公這麼好,妳該很滿足,日子也該很好過啊!喔!不!寡婦回答,我先生給我的兩億是:回憶和失意。他的三千萬則是一、千萬要照顧好小孩,二、千萬得孝順公婆,三、千萬別改嫁。」

笑話後面,他繼續寫著:
我比較窮,我只能給你一億一千萬,一億當然是我們美好的回憶,一千萬則是千萬要忘記傷痛,快樂起來,妳會怪我給的太少,而不肯要這份遺產嗎?

看了卡片,我在他死後第一次破涕為笑,卻忍不住勾出他更多的好,我在婆婆面前哭哭笑笑,終於擦乾了眼淚,牽起婆婆的手,告訴她,我已經準備好今後一定要振作起來,好好花他這筆 遺產,一億一千萬,我怎麼會嫌少呢?

你的遺產有多少?有些人汲汲營營一輩子,虧待父母,不照顧好孩子,苛刻員工,欺詐朋友,累積一世,最後除了錢沒卻有任何的遺產!

! 各位兄弟姐妹我更窮,將來我的遺產只有三毛錢

十分的謝謝
十分的對不起
十分的祝福

~~~( 非常有意思的文章)

可是最近許多朋友改了這則兩億三千萬!

兩億是:回憶+記憶(不癡呆喔)!



三千萬是:
1、千萬要多愛自己!
2、千萬不要愛小孩的小孩(孫子)!!
3、千萬不要太早把財產分給孩子,否則千萬後悔來不及!!!

你認為呢?



---

Wednesday, January 12, 2011

認識你真好

昨夜心有所思,想寫幾句話,聊表寸心,感謝位好友這些年來的關懷和鼓勵。

世事無常,非我們薄地凡夫 所能測知。不知甚麼時侯緣盡緣散,所以把握機會,此時此地、此情此景,表白我的感激;避免為時已晚,來個遺憾!

今晨打開電郵,更收到姒珊 師姐寄來的powerpoint[-認識你真好],剛好與我的心境相應。在華嚴修學了數載,最深體驗是:祇要至誠懇叩,心念清淨,法界與您相應的事物便會展現眼前

人生樂在相知心,您我能夠相識相遇,為人生加添燦爛的色彩,無言地感謝。

華嚴海會,後會有期…


---

Monday, January 10, 2011

Youtube: 3 Idiots - (三傻)

值得一看的電影: 3 Idiots (三傻)


3 Idiots - 機器與書的定義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-fuMY67AoU&feature=related



3 Idiots - 值得省思的教育制度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B2DcYytuhY&feature=related


---

Wednesday, January 5, 2011

生命最有價值的兩句問話

電郵轉載,與您分享:


生命最有價值的兩句問話:

1.「你在世上的這一生快樂嗎?」

2.「那你在世上這一生有沒有幫助別人找到快樂?」


一年多前我看過一部電影叫 “一路玩到掛(The Bucket List)”,講一個人聽到自己罹患絕症噩耗時,會想做什麼事?故事從一個億萬富翁(由傑克尼克遜所飾演)在病房遇到了另一個修車工(由摩根費里曼所飾演)講起,兩個人都因癌症住進醫院,走到了人生盡頭。

過世前想看、想體驗的事

有一天,億萬富翁看到技工一直在書寫,很好奇追問才發現他在寫人生清單,他剛進大學時,哲學老師叫他們列出的一份人生清單,寫出他們在過世前想做、想看以及想體驗的事。

億萬富翁聽了之後覺得這個點子太棒了,隨後也列出自己的人生清單,兩個人還結伴做了許多想做的事,包括賽車、打獵和旅行,在世界各地留下許多快樂的足跡。

有一天到了埃及金字塔,技工突然變得很認真嚴肅,不管是表情還是話語都很慎重,他說埃及人一直有個傳說,說人死後到天堂門口會被問兩個問題,回答的內容會決定你往哪裡走。

第一個問題是:「你在世上的這一生快樂嗎?」

億萬富翁聽了之後沉默不語,因為他雖然擁有私人飛機、豪宅和美食,十分富有,極其享受,但他回答不出來,因為他的確不快樂,他知道有很多東西不是金錢能換得的。

他無法回答,催促著趕快說第二個問題,技工說:「那你在世上這一生有沒有幫助別人找到快樂?」

億萬富翁聽了更加沉默,甚至生氣,因為他是個大老闆,對人極為嚴苛,常常挑剔找麻煩,不要說幫助人快樂了,甚至還讓人很不快樂,是別人痛苦的來源。加上自己還離過四次婚,唯一的一個女兒不相往來,他這一輩子從來沒幫助別人快樂過。

減少批評、責備、抱怨,才會快樂起來

我對那一幕印象極為深刻,我們現代人都忙著工作,競爭壓力很大,如果我沒猜錯,很多人跟我一樣,從來沒想過第一個問題:「我這一生快不快樂?」而對第二個問題,反應還會是:「問了還不是白問,我還能怎麼樣?還不是得上班、下班?」

實際上是不是這樣?當然不一定。

同樣的環境職場,同樣的工作,如果我們很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,感恩惜福,也會在逆境中抱持正向態度,可以讓自己快樂的程度就不一樣。

至於第二個問題:「我們有沒有幫助別人更快樂?」可以想的東西就更多了,似乎跟第一個問題關係很密切。

一個不快樂的人,很難帶給別人快樂,因為想法、作為都是負面的。

卡內基講得很清楚,人要減少批評、責備、抱怨和挑毛病,才會快樂起來,也才有可能跟別人好好相處溝通,帶給別人快樂。



我有個朋友是快遞公司總經理,有一天他的助理跟他說:

「總經理,拜託你不要這麼愁眉苦臉的好不好?」他生氣地說:

「難道我連自己不快樂的權利都沒有嗎?」那位小姐說:

「你真的沒有權利愁眉苦臉,因為你害得我們的工作士氣也很低落。」



在家裡也是,如果父母愁眉苦臉,孩子也沒辦法快樂起來,影響一家人。

自己積極正向,不僅自己能快樂,也會大大影響別人的。



學會讚美,帶給別人快樂

我最近在看巴菲特的自傳,裡面提到員工都很喜歡跟他一起工作,因為他很會讚美別人。

其實巴菲特以前並不是快樂的人,內向、害羞和退縮,他是在二十幾歲參加卡內基訓練之後改變的,他在自傳裡提到卡內基有16次之多,講到他如何從退縮害羞變得有自信,懂得跟別人溝通,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甚至讓他娶到老婆。那是他在一次訓練得獎後,十分開心快樂,晚上才有自信開口跟女朋友求婚,結果一舉成功,更加深他日後持續改變,愈來愈有信心。


我們在台灣長大的人,特別是40到60歲的人,不太會也不好意思讚美別人。

但要帶給別人快樂,就要先學會讚美別人和聆聽別人說話,這部份我們以後慢慢再談。


寫«追逐日光»的尤金·歐凱利是美國KPMG會計事務所的總裁兼執行長,他也是在發現自己得腦瘤,生命只剩100天後,寫下最想做的事,結果發現前幾項都是想去跟別人說感謝和讚美的話。

他寫信給一個高中同學,說自己跟他在一起時有多開心,結果對方沒回應,他乾脆打電話去,才知道對方根本沒收到,他就在電話裡說了起來,對方也很真誠地回答他:「你在我們班上什麼都是跑第一的,第一個當總裁,第一個做什麼什麼的,現在連去天堂都是第一個的,但我們早晚都會在天堂見。」

尤金·歐凱利在死前給我們的建議就是,不管你現在幾歲,身體健康狀況如何, 都要把你想做的事情儘量往前移,不要等到五十幾、六十幾才做,現在就去做。

我看完書,立刻打電話給我在法國的妹妹,告訴她我們以前在家裡有多快樂,最佩服她不記仇,不會對人懷恨在心,我講完後好開心,她也好開心,這就是我講的,自己快樂,對別人說出讚美肯定的話,就能帶給別人快樂。

在未來的歲月裡,不管你是做哪個行業,什麼樣的工作,每天進辦公室前,都可以先問自己這兩個問題:

「我快樂嗎?」、

「我能不能幫助別人更快樂?」

那麼, 一天的工作就會很不一樣

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