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February 24, 2009

鮮魚行傳奇

轉載自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article/090223/4/atz2.html

一則動人的真實故事:

師生家長盡心協力 譜寫「鮮魚行傳奇」

(明報)2月24日 星期二 05:05

【明報專訊】大角嘴 鮮魚行學校一些片片斷斷,經常見諸報章,最新一樁是該校推行的交齊功課換食物計劃,改造了一名本來「例必欠交功課」的學生,使他變得準時交功課。這個片斷, 再一次說明鮮魚行學校校方在熱心社會人士協助下,悉心教導學生,引導學生向善,取得成績。此事使得「鮮魚行學校傳奇」,增添感人故事。

窮學生轉性奮鬥為家人加餸

有子如此父母誰不感動?

故事主人翁是一名小二學生,入讀小一以來例必欠交功課,校方去年底推行交齊功課換食物計劃後,這名學生「突變」,準時交功課,每周換取食物回家,包 括臘腸、午餐肉、白米等。原來這名學生家境清貧,一家五口,靠父親經營「收買佬」生意為生,在金融海嘯後,生意收入跌至每月約1萬元,扣除舖租及屋租後, 餘下約2000元就是全家的生活費,遲交租、遲交電費更是司空見慣。金融海嘯前廢鐵售價每斤2元,上周急跌至每斤1角,收入大跌,生計開支更是捉襟見肘, 每日只有20元買菜,以現時物價之貴,多數只能買些廉價魚、菜頭菜尾佐餐,該名學生憑着交齊功課,換取食物,為家人加餸。

這名學生的轉變,可能有人認為與物質鼓勵有關,不足為法。教育理論當然不能忽視,但是鮮魚行學校這個做法,使得一名小二學生為了改善家中「伙食」而 奮鬥,對於這名小孩子,是何等深刻的洗禮和頓悟,對於這名小孩子的父母和家人,是何等安慰。相信天下間的父母得此「生性」兒子,都會感到驕傲。古時以「書 中自有黃金屋」來激勵讀書人,鮮魚行學校這一幕,卻是「書中自有午餐肉」。對於這一家人,這樣得來的午餐肉,吃來更甘香可口。相信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想教出 這樣的學生,鮮魚行學校做到了。

鮮魚行學校近年聲名大噪,主要得力於校長梁紀昌所率領的教師團隊。這所學校,在梁紀昌於2002年辭去教署工作、入主當校長之前,校舍破爛,教師怠惰,學生散漫,校內情况之壞可謂臭名遠播。梁紀昌主持校務之後,大刀闊斧改革,請來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師打拼,縱使2004和07年兩度面臨「殺校」,都在 師生、家長協力下,渡過難關,到去年度小一、小二收生都達標,重新獲得政府資助。

去年底,中英劇團根據鮮魚行學校的蛻變歷程,編了一齣話劇《冰鮮校園》,公開上演,鮮魚行學校教師團隊搞革命,死抗爭,努力讓貧窮子弟讀書成材的一 顆真心,自此更得到傳揚和肯定。

校窮志不窮

校長老師為學生當孺子牛

鮮魚行學校的巨大變化,總結起來,應該有如下幾點。

(1)校長與他所率領教師團隊的盡心盡力。該校學生大多家境清貧(有42%學生來自綜援 家 庭或領取金額書簿津貼),家長為口奔馳,無暇照顧子女學習,據知校長和老師逐一登門造訪家長,以了解學生的處境,使學校與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互動,取得家 長信任,有利於對學生因材施教。加上採取開放校園等措施,校長教師與學生之間打成一片,據知,小息時,許多時候學生會湧進校長室,與校長攬頭攬頸,校長甚 至讓學生坐校長椅,說是要讓學生體會一下將來做校長的感覺。校園這種氛圍,學生渴望上課,學習事半功倍,自然不在話下。

(2)梁紀昌校長不以「窮學校、窮學生」為恥,開誠布公反而贏得支持取得大量資源。鮮魚行校內被形容為一個「二手市場」,大至教師桌子,小至花園藤 椅,都是熱心人送贈。現在校內桌椅大小不一,有的木製,有的是L形,有的大得可以睡覺。這種不規則,對於學生可能是最佳教材,讓學生切身體驗珍惜、節儉之美德。香港社會相對富裕,許多時候人們棄用的物品,其實仍然簇新可用,鮮魚行擺出一副「窮樣」,得以廣納大批剩餘物資,做法聰明可取。

(3)教師對學生的照顧,除了學業,還有生活。例如少數同學獲校方安排,每隔兩星期便把學校收集得來的廢紙,送到附近的回收商變賣。所得金錢雖然不多,特別是金融海嘯之後,廢紙價格大跌,學校仍然盡量幫助清貧學生。另外,還有回收舊校服、書包或學期末以每本1元回收校簿等,諸如此類做法,除了金錢以 外,最重要是使同學們領略環保信息,這種言傳身教,學生在潛移默化中,對其人格塑造和建立積極的人生觀,會有莫大得益。

(4)許多人都認為香港人冷漠,但是鮮魚行變革過程中,個別社會人士所顯露熱情,為「鮮魚行傳奇」提供了一定物質條件。例如交齊功課換食物計劃,就 是有熱心人接連捐贈各種食物所致,這些有心人去年聖誕節,還給該校師生每人送贈一盒臘腸及鴨膶腸,其心細如塵,使人感動。又例如該校上一學年,獲熱心人捐 出1萬元,讓20名學生得以參加劍橋英語試,其中6人得到滿分,全部報考學生在口試都獲滿分,成績之佳,使人刮目相看。還有是去年3、4月間流感肆虐之時,有新潮涼茶舖給學校送去300多盒包 括雞骨草、夏枯草、花旗參蜜等飲料,供師生抗擊流感。

這些情况,顯示鮮魚行學校師生的努力和成績,已經得到社會認同,其他學校可能認為若得到捐助,「我也會做喇」。問題不在這裏,問題在於鮮魚行學校為何能夠打動人心?

英基申請6億元建兩校舍

窮措大鮮魚行誰更富有?

鮮魚行學校從其學生背景到校內景况,在在顯示一個「窮」字,但是鮮魚行學校師生之「富有」,卻使得許多教育工作者欽羨。近日,英基學校向當局申請約 6億元用以興建兩所校舍,日後英基這校舍外觀之美輪美奐和學生家境之優越,鮮魚行學校、學生當然望塵莫及,但是「鮮魚行傳奇」所演繹的富有內涵,誰又可以 說英基學校較鮮魚行學校「富有」?

鮮魚行學校的成功,其實寫出一條道理,就是:成功的學校,不一定由金錢堆出來,只要教育工作者全心全意、全力以赴,雖然缺錢,也一樣可以取得使人矚目的成就。

--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