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路:聖嚴法師 生死相續【聯合報╱平路】2009.02.05 03:39 am
聖嚴法師走了。十丈紅塵之下,靈堂空空如也,聖嚴法師替自己預定輓額,為什麼只選了一幅「寂滅為樂」?
世人一晌貪歡,怎麼以寂滅為樂?禪宗的宗旨,當頭棒喝,聖嚴法師過世的時刻,沒有預知、沒有舍利、沒有肉身成佛、沒有各種坐化的神蹟,他說「本來沒有我」,正是這點醒的一棒。
臨終的告誡
遺言中平實敘述聖嚴法師仍然掛心的事。 明知道弟子執念,總希望師父的身影須臾不離,師父卻遺言「不發訃聞、不築墓、不建塔、不立碑、不豎像、勿撿堅固子」,師父為什麼諄諄告誡?正因為「寂滅」兩字,代表著火寂燈滅,捨棄各種的癡想眷戀。
為什麼師父遺言,文稿未經他生前審閱者不得再整理成書,為什麼年譜補至捨壽為止,身後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出版品,在深一層意義上,了卻生死斬斷眷戀的同時,聖嚴法師必然更懍然於……身後神格化的虛妄。
神格化,在充滿俗世性的台灣社會裡,尤其容易牽連生者的個人私心與現實利益。遺言中更發人深省地是,莊嚴佛事,為什麼不可以辦成喪事?
如 果師父未曾臨終告誡,弟子如此不捨,靜靜飲泣,怕也哭得淚眼模糊。證諸台灣民間充滿矛盾性格(包括號稱佛教儀式)的喪葬場合,一方面「駕返瑤池」,一方面 「五子哭墓」,究竟何者為苦何者為樂?既然死者回歸極樂世界,為何又大聲嚎啕,哭得肝腸寸斷?苦樂都未曾定調,因之又如何離苦得樂?……極端的例子中,台灣民間的電子花車,正是弄不清楚這苦與樂的情緒,只好假死者之名而弔者大悅的混搭。
聖嚴師父遺言不要辦成喪事,除了所謂的「喪事」,常令人哭笑不得,不知所從,亦因為舉喪的場合,經常悲心甚微(慈悲心也甚微),反而是政治人物群集,社會階層顯形的一刻
圓滿的智慧
無事忙中老,空裡有哭笑。慈祥之外,聖嚴法師眼光澄澈,始終有一種帶著空性的機鋒。
參禪的機鋒,除了讓聖嚴法師自己了然生死,卻也讓他犀利地看出佛法在世間可能的變調,包括屈就於現實的方便法門,以及混合了民俗色彩的各種神通,尤其生死之間,正因為世人有貪生怕死的執念,可以操弄的機巧,莫過於假借一個神格化的人物,製造臨終前的神話氛圍…
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細讀聖嚴法師的遺言,如此條理井然。極其清楚地,分疏出他處理個人與法鼓山法統資產的區別,前者堪稱破除迷信,刪減去神格化的空間;後者為弘法立下百年基礎,遺言中涵括抽象原則、具體做法、人事安排,在機制的運作中,不忘此後要依法、依律、依規制的告誡。
聖嚴法師以他的最後偈語,啟示普天下的善信弟子︰平實的寂滅,其中卻有圓滿的智慧。接下去,大家都在看,法鼓山的僧團弟子,在宗師長辭之後,怎麼精神不滅,初心長存?怎麼施展教育大計,弘揚禪宗法脈?事實上,如果不預作規劃,佛教事業如同世間所有大企業,掌門人去後,同時也可能是分崩離析的時刻。
後世的榜樣
梵音如同海潮音,一波一波,生死相續之間,一代宗師在做後世楷模。 除了法鼓山,台灣還有慈濟、佛光山、靈鷲山等大型宗教團體,如何傳承,如何確立經營模式,卻又不辜負十方大德的捐輸美意,包括接續處理道場的資財土地,不只是佛教徒團體內部的問題,也將是台灣社會共同的資產……以及可能的罪過淵藪。
聖嚴法師在生死相續之間,正以無比的願力,設下可供依循的榜樣。
(作者為作家、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)
聯合筆記》法師的最後說法 【聯合報╱梁玉芳】 2009.02.07 03:42 am
沒有了聖嚴法師的法鼓山,不論走到哪兒,都是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佛號聲。仔細聆聽,擴音器中領頭唱誦的有力男聲,竟是聖嚴法師本人。那是他五十多歲、正值壯年時的聲音,輕快有力。
剛失去創辦者的法鼓山沒有哭泣聲,出家僧人對上山瞻仰聖嚴法體的信眾微笑合十,邀請大眾一齊跟著師父聲音念佛。「整個過程就像是跟著師父共修,一齊念佛。」弟子感嘆,即使師父不在了,卻覺得師父無所不在,仍然對大家說法。
法鼓山出家眾勉勵信徒:「念佛」以報師恩,「發願(傳佛法)」就是對師父最後的供養。
陰雨的山頭,人群不斷,卻是井然有序。進大殿瞻仰法相前,聖嚴法師的身影出現在一支影帶中,親身告訴大家面對死亡要有的心態。影片中,聖嚴法師盤坐,說起師父東初老和尚往生時,自己哭了,心情如遭「雷打、電擊」。
他說,會哭,不是因為「他死了,我怎麼辦啊?我完蛋了!」而是因為師恩未報。聖嚴說,往生的師父,「不需要我為他悲傷」,因為東初老人是「坐化」的,自己知道何時往生,自己坐著就走了,「還要我悲傷什麼?」
聖嚴法師說,這是凡人的「愛別離苦」。說完,他臉上浮起笑意,看著台下信眾停頓許久,然後說:「等我死後,看你們誰哭?」「如果我馬上死了,你們很多人會哭。如果我很多年之後才死,你們打過禪的,沒有人會哭,會說:啊!這個人我認識,我跟他打過七。」
這是聖嚴法師四、五年前主持禪修時的紀錄影片,近日才由法鼓山僧伽大學出家學生剪輯完成,成為法師身後勘透生死的教材,並以己身的死亡來實證。
聖嚴要弟子「勿以離別為苦」,要看破「世間一切都是虛空,一切法皆幻化、無常。」他說:「就是這個樣子,有什麼需要捨不得?」
【2009/02/07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